近期的囤货热使人们开始重视冰箱的作用。为了解决囤货难题,人们倾向选择大容量冰箱,但大容量冰箱往往体积也大,家里空间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根本摆放不下。而体积小的冰箱呢,一般容量也小,无法满足囤货需要。那么有没有一款冰箱,既能充分囤货,又能节省空间呢?
5月2日-4日,Leader联合央视打造《UP青春》五四特别节目,将年轻人最熟悉的宿舍式生活场景“搬”上舞台。节目中亮相的首套“养成系”家电,可以由用户来定制装饰元素或自由搭配使用,实现“我创”。节目连续播出三期,通过高校battle、明星嘉宾助阵、央美设计师喷绘冰箱等趣味互动,引发了不少年轻人主张个性、追求“我创”的热潮。
如何摆脱制造业传统的经营困境成为当下企业家关心的热门话题,尤其是面对疫情下原材料价格上涨、需求萎靡等大环境不好时,更是给很多制造企业抛出了一个难题。
对中国家电产业来说,2022注定是一个风暴将至的年份。疫情后周期导致海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,原材料价格仍高位运行,铜价冲击历史新高。汽油、海运、金属甚至包装物,在过去一年中都在迅速上涨。
疫情持续散点式爆发、物流受阻、居民消费意愿差、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多重困难下,家电行业明显承压。但越困难的外部环境,越考验企业的战略、管理、执行能力。
外部波动的市场环境让企业经营都承受巨大的压力。大宗材料持续高位运行,疫情的波动带来的停工停产,2022年Q1冰、洗、空出口分别下降10.1%、16.5%、2.1%……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与掣肘下,资本市场普遍对企业的财报表现出担忧的情绪。
5月3日,海尔双擎净滤干衣机在洗护专场的直播活动中,不仅让大家对舒展透干的烘干效果眼见为实,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烘干困扰,还以净除毛絮的产品体验倡导全民为健康烘一烘,让干衣机融入日常生活。
“装厨房太费劲了,设计,量尺,选橱柜、电器,啥都得自己跑,还总踩坑。”青岛王女士说出了自己的痛处,并表示,太需要一个专业品牌把这些复杂的流程全包了,让自己既省心省力,又能获得理想效果。
4月28日,央视财经《经济信息联播》对废旧家电回收难的问题进行报道。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问题,海尔智家副总裁、海尔再循环产业总经理任贤全接受记者采访,在解读废旧家电回收价值的同时,系统介绍了海尔智家在家电回收产业生态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。
5月3日,海尔智家的一支《不动手妈妈》视频,为用户提供了新思路:最好的礼物就是解放妈妈的双手。视频中,海尔智家围绕不同年代妈妈的生活痛点,以一站式定制智慧家服务,同时满足太姥姥、姥姥、妈妈、小朋友4代人生活需求,让爱不缺席的同时,解放妈妈双手。
“囤货”可以说是这几天的高频词了,然而“广积粮”过后,依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有人好不容易才抢到自己喜欢的水果蔬菜,但天气热了根本存不住,冰箱里也塞不下那么多。辛苦置办的食材,如果没存好浪费了,反而更加心疼。
一直以来,海尔智家都是一个注重长期战略布局、走远路的企业。别人贴牌时,他出口创牌;别人打价格战时,他高端创牌;别人做智能单品时,他转型场景生态。随着这些战略布局进入收获期,海尔智家的业绩韧性和张力在疫情反复、原材料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下就彰显了出来。
2021 年对不少行业而言都是极具考验的一年,对家电企业而言尤甚。全球范围的消费尚未全面复苏,行业普遍面临供应链芯片短缺、物流运力不足等明显冲击,对于高喊"出海"的企业而言,这些都是严峻的考验。
受业绩利好等因素影响,海尔智家(600690.SH)今日继续延续高开高走态势,最高涨幅超过7%,截至发稿时涨幅达到26.25元,涨幅7.01%。
4月28日晚,海尔智家发布2022年一季报,业绩延续了2021年报高增态势,营收同比增长10%,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.1%。同时,面对大宗原材料、零部件成本大幅上升的市场环境,其毛利率不降反升达28.5%,进一步彰显了经营韧性。